导航
  • 播恩集团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猪价下行已长达9个月,但母猪去化陷入僵局,外购仔猪率先亏损!
猪好多网 2025-05-27 0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4月全国能繁母猪数据出炉,令养猪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母猪存栏环比持平,不增不减!对猪市行情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因为外购仔猪育肥已开始陷入亏损,但产能去化却陷入僵局......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猪价下行已长达9个月,但母猪去化陷入僵局,外购仔猪率先亏损!

 

4月全国母猪存量为何僵持?

 

农业农村部4月能繁出炉,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3%。

 

尽管生猪产能同比增幅有限,但从猪价走势来看,商品猪供应量增长态势更为显著。全国猪价自2024 年 8 月起快速下跌,年末跌破 16 元 / 公斤,至今已连续下跌近 9 个月。

 

这意味着,2024年4月时母猪产能就已超标,否则猪价下行不会如此迅猛。所以说,尽管2025年4月母猪产能环比持平、同比仅增长1.3%,但也是妥妥的产能超标。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猪价下行已长达9个月,但母猪去化陷入僵局,外购仔猪率先亏损!

 

那么,为什么母猪产能去化会陷入僵局呢?笔者分析可能有如下原因。

 

1、产能去化主体缺失与韧性增强

 

当前生猪产业呈现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中小散户加速退出的格局。数据显示,中小散养户产能占比已从过去的 70% 降至 20% 左右,而大中型企业凭借融资能力、政策扶持及连续化经营特征,成为产能主体。头部企业不仅拥有优秀的成本对抗猪周期,即便短期陷入亏损,也会普遍通过银行信贷、债券发行等方式维持现金流,延缓去化节奏,甚至实现“逆周期扩张”。

 

2、政策层面产能并未超标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调整为 3900 万头,并将绿色区间下限从 95% 降至 92%。尽管存量标准下调,但4 月末存栏量 4038 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 103.6%)仍处于绿色区间,这也导致并未触发产能去化机制。

 

3、成本结构优化,钝刀子割肉

 

当前饲料成本仍处于历史较优水平,2025 年 4 月,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同比增加 4.2 个百分点,豆粕用量减少 1.3 个百分点,叠加玉米价格稳定(2.33 元 / 公斤),养殖成本有所降低。此外,行业 PSY(每头母猪年出栏仔猪数)已达 26 头,MSY(每头母猪年出栏肥猪数)提升至 23.4 头,生产效率的提高摊薄了固定成本。

 

从猪粮比价看,4 月全国平均为 6.38:1,接近盈亏平衡点(通常为 6:1),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微利或者轻微亏损状态,导致产能去化意愿不足。

 

4、市场预期分化,二次育肥仔猪价格支撑

 

养殖端对后市预期存在明显分化,养殖端仍然存在看涨心态:

 

一方面,二次育肥在 2025 年春节后活跃度提升,部分养殖户通过延长出栏周期、增加体重来博弈价格反弹,这种行为短期内减少了可出栏生猪数量,延缓了产能去化。

 

另一方面,期货市场远月合约价格维持在成本线上方,部分企业基于 “下半年消费旺季支撑价格” 的预期,对外购仔猪积极性上升,导致仔猪价格居高不下,大部分企业因此选择保留母猪产能。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猪价下行已长达9个月,但母猪去化陷入僵局,外购仔猪率先亏损!

 

总而言之,当前母猪去化僵局是规模化转型、政策调控、成本优化、预期博弈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仔猪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下,外购仔猪育肥已率先进入亏损,在产能去化的僵局下,不排除后期会进一步扩大!

 

外购仔猪亏损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截至5月20日,生猪(外三元)全国均价为14.7元/公斤,周环比下跌0.7%。养殖端利润方面,5月23日当周,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16.06元/头,周环比下降64.26元/头;自繁自养利润48.21元/头,周环比下降32.45元/头。

 

显而易见,外购仔猪育肥的利润下降是自繁自养的两倍!在同样的行情下,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就是因为前期外购仔猪成本太高所导致。

 

值得警惕的是,当前母猪产能去化缓慢,意味着猪周期将进一步拉长,亏损风险持续累积。

 

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生猪出栏量的 10 个月传导周期,2025 年 4 月存栏量 4038 万头对应 2026 年 2 月前后的生猪供应峰值。尽管当前外购仔猪亏损已达 -16.06 元 / 头,但规模化企业去化意愿不足,供应端压力难以实质性缓解。再加上外购仔猪养殖成本结构具有高敏感性与低弹性特征,高价仔猪成本贯穿上半年,尤其在2025 年 3-5 月期间成本上行明显,将进一步加剧养殖户亏损风险。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猪价下行已长达9个月,但母猪去化陷入僵局,外购仔猪率先亏损!

 

此外,短期需警惕 “二次育肥退潮引发抛售” 的风险。随着广东化州等地实施严格的二次育肥监管措施,要求运输路线全程 GPS 追踪,二次育肥户被迫提前出栏。而机构监测显示,4 月样本企业出栏生猪流入二次育肥渠道的占比达 33.54%,若这部分产能集中释放,猪价存在下探至 14 元 / 公斤以下的风险。

 

总的来说,养猪业母猪产能去化缓慢是可以预见的,这也正是导致“微利时代”形成的直接因素!正因如此,无论是自繁自养还是外购育肥,在做生产规划时一定要理智,要明确自身成本控制和资金储备的情况,切莫以高成本踏入低行情的“重灾区”。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