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大背景下,整个养猪行业加速了生物安全硬件及软件的重视和升级,但好多猪场误以为防住“令人生畏”的非瘟的生物安全措施也能防好其他疾病,其实不然,这个冬春季节依旧有猪场让仔猪流行性腹泻(PED)“清空”了分娩舍。
自2018年8月国内首例非瘟报道以来,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灾难;在与非瘟的“多种”斗争中发现目前做好生物安全是防非复产的唯一举措。在“防非复产”路上大家都重视了生物安全措施的升级改造,而忽视了在“复产”中为快速建群,多源引种,胎龄结构低(1-2胎)更易导致仔猪流行性腹泻(PED)的发生,这个冬春季节的气候多变让很多“复产”场因PED而“清空”了分娩舍,也进一步警醒咱们养猪人防非复产的同时也要足够重视传统疾病PED的防控,笔者将会陆续对自己驻场处理的PED临床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分享,助力养猪业防非复产。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是引起仔猪流行性腹泻,造成严重脱水死亡的主要病原;该病毒侵入仔猪肠道引起肠道绒毛脱落,同时因1日龄内仔猪的肠道上皮细胞更新需7-10天,14日龄仔猪需4天,21日龄仔猪需2天,所以感染仔猪日龄越小致死率越高。笔者曾驻场某集团2400头母猪场进行仔猪流行性腹泻案例的处理,对腹泻仔猪进行了解剖诊断和实验室确诊。
01 临床症状
仔猪感染PEDV后先表现出呕吐,其次水样腹泻、全身油腻状,最终脱水而亡(见图1、2)。
图1.呕 吐
图2.水样腹泻、脱水、全身油腻
02 解剖病变
腹泻仔猪解剖病变主要变现肠道壁薄而透明如薄膜,充满气泡,胃内充满未消化乳糜(见图3-7)。
图3.十二指肠
图4.空 肠
图5.回肠和盲肠
图6.直 肠
图7.胃内未消化乳糜
03 实验室鉴别诊断
采集腹泻仔猪的肠道内容物或粪便检测机构实验室可以进行腹泻相关病原的鉴别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ROTV)、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见图8、9)。
图8.PEDV、TGEV和ROTV多重RT-PCR检测结果
图9.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RT-PCR检测结果
04 PEDV S 基因进化分析
对PEDV阳性样本进行S基因测序显示:送检测序的两个阳性样本的S基因序列与2014-2016年流行的野毒株同源性最高,在97-99%之间;与疫苗株CV777的同源性分别为:95.1%、95.2%;与韩国疫苗株DR13的同源性分别为:95.1%、95.2%。
05 结语
在“防非复产”的路上,做好生物安全防控非瘟的同时也要做好猪流行性腹泻(PED)的免疫防控,别让PED“清空”了分娩舍。在多次仔猪腹泻猪场检测中PEDV仍然是引起腹泻的元凶,轮状病毒(ROTV)和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基本上属于共感染,个人的临床经验认为在处理腹泻过程中这两个病原可以忽略,应以PEDV为主;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近些年在腹泻病料中检出率不足1%,是否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有关,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研究报道,但国外有报道PRCV是TGEV的一种天然突变体,其棘突蛋白缺失;2012年Saif等人研究发现自1984年出现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以来,TGEV感染已有所减少。
猪场分娩舍出现哺乳仔猪严重腹泻时应及时采样送检测机构进行鉴别诊断检测确诊,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当前流行的PEDV毒株仍属于基因2型,笔者在成功控制腹泻的案例中发现含有PEDV基因2型毒株(2010年之后毒株)的商业化疫苗均有很好的免疫效果,但很多猪场反馈特别是1-2胎母猪占比大的猪场,仅靠免疫腹泻疫苗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控制,还需有综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