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气温骤变,冷热快速交替,正是猪病异常活跃的季节,养猪人必须高度警惕病毒的蔓延,守住猪场的“安全防线”。
说起病毒的困扰,不得不提一种让养猪人忧心多年的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每年早春季节交替时,正是该病的高发期,其一旦发病,对猪场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据畜牧兽医局数据,2025年2月份,全国共报告发生一、二、三类主要动物疫病21种,猪流行性腹泻位居发病数前三位。
近期仔猪价格居高不下,15KG的断奶仔猪全国均价已超700元/头。在这种情况下,少一头仔猪都让人“肉痛”。
一 流行性腹泻症状
那么,猪流行性腹泻的特征是什么?存在什么特点?养猪人又该如何预防呢?
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呕吐、腹泻以及脱水现象,同时伴随着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各日龄阶段的猪只均易感,日龄越小,临床发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7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死亡率接近100%。
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环境中的耐受力强,能存活长达9个月以上。春季昼夜温差较大,是猪舍的环境控制的一大挑战。冷热交替环境下,猪群极易出现冷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腹泻问题的发生。
二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建议
那么,怎么预防冬季猪流行性腹泻呢?春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基本的原则,应着力改进这几方面工作:
01 做好卫生消毒,筑牢第一道防线
1. 严格消毒
首先要制订严格的消毒计划,上重胎前应对产房的圈舍、墙面、地面、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烘干和空置。可以选择使用的消毒剂包括但不限于生石灰、高锰酸钾、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戊二醛等,根据消毒物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做好圈舍温度、湿度控制工作,确保良好的通风透气。新生仔猪胃肠液分泌少,胃肠蠕动功能弱,抗病力低,如保温不好,遭受冷刺激易患病。必须封闭门窗,及时供热保暖,实行高温育仔,猪失热少,抗病力强,自然不易生病。
2. 控制圈舍环境
做好圈舍温度、湿度控制工作,确保良好的通风透气。新生仔猪胃肠液分泌少,胃肠蠕动功能弱,抗病力低,如保温不好,遭受冷刺激易患病。必须封闭门窗,及时供热保暖,实行高温育仔,猪失热少,抗病力强,自然不易生病。
02 落实日常管理,巩固第二道防线
落实好场内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此病易感群体集中在仔猪身上。而且一旦确诊,发病迅速,病情较重,致死率较高。为此,早期落实好疫苗接种工作,疫苗免疫是目前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手段,对增强抗病体质,降低此病的易感性效果良好。
注意场内环境卫生清洁工作。每天清理猪舍、产床粪便,保持猪舍干净、卫生,也从源头上杜绝健康仔猪因接触病猪粪便而感染疾病。
03 把控消毒与饮食,构建第三道防线
1. 定期组织好场内外消毒
留意外来人员及车辆的消毒,切断病原经人员和车辆进入的渠道。所有进出口,都应设置消毒设施,消毒池药剂要经常更换。严格遴选消毒药剂,要考虑到仔猪对消毒药剂气味的适应性。在进行环境消毒的同时还要对母猪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降低仔猪感染疾病几率。
2. 保证提供优质水源和饲料
仔猪流行性腹泻与日常接触的饲料和饮水等有关, 一定要给猪提供优质的饮水和饲料, 提高仔猪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力, 避免用发霉饲料和脏水饲喂猪只,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以上就是一些用来预防春季猪流行性腹泻的一些措施,此外,还有猪舍通风、补充体液、药物治疗、干扰疗法等方法,养猪人可根据猪场具体情况来实施。
当然,在扎实做好猪流行性腹泻防控工作的同时,养猪人也要将猪场生物安全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要警惕非瘟带来的威胁。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信息,今年一季度,非瘟在全球多国频繁爆发,我国周边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深受其害,超十万头生猪被扑杀 。
因此,养猪人需密切关注疫情,加强监测排查,落实报告与处置制度,提升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并严格管理进出人员和车辆,做好灭鼠灭虫工作。一旦发现猪群异常,需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养猪人们,防疫路上咱们一起加油!“把握了温度就把握了猪群”,好环境、好饲养是猪群健康的基础。保持积极心态,相信咱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