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播恩集团
豆粕又跌了,会跌到什么程度?
新农观 2024-08-16 0

豆粕自从跌到了3000元/吨的关口以后,一直晃晃悠悠,明显是站不稳。

 

结果近日突然又一个没挺住,又跌了,国内豆粕均价再次全线下跌,甚至部分油厂的报价跌到了2800元/吨以下,市场这血压一下就上来了。

 

为啥突然又跌了呢?

 

原因是因为一个报告。

 

前不久,美国农业部发布月度报告,其中美豆继续表现出增产宽松的局面。

 

一方面是美豆的优良率继续提升,另一方面单产也从之前的52蒲/英亩提升到了53.2蒲/英亩,并且美豆的种植面积也上调了100万英亩。

 

本来当前全球大豆的供需就呈现出宽松的局面,国际大豆价格也不断走弱,而这份报告继续将这种宽松进一步放大,于是国际大豆价格继续下跌,并跌至近4年的低位。

 

另一个影响则是近期进口大豆到港量却不断攀升。

 

比如,7月份进口大豆的到港量就达到了985.3万吨,而8月份预计将进一步增长,或达到1050万吨。

 

而国内需求方面依然较差,豆粕拿货力度较弱,买家拿货比较谨慎,而油厂库存则不断累积,已达到了150万吨的历史高位,胀库压力十分明显。

 

于是,豆粕承压不住,只能再次走跌,并且已经跌至2020年9月以来的低位。

 

随着豆粕价格的不断走跌,可以说再次站在了悬崖边上,对于后期走势又新增了许多新的担忧。

 

今年豆粕的情况和玉米及小麦非常相似,都是需求回落以后显现出来的供应压力,而这个供应压力也并非是今年才出现的,而是在前两年的牛市行情中已经在积累了,如今需求一降,就全面爆发了出来。

 

而这个需求回落,当然指的不是别的,就是饲料需求的回落。

 

而饲料需求回落与生猪产能下降直接相关,也就是市场说的“缺猪”。

 

豆粕

 

当然这个“缺”是相对于前两年说的,生猪产能经过16个月的去化,终于从4300多万头的高位,回落至4000万头以下的位置,猪少了,刚性需求自然也跟着要减少,这是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前两年豆粕、玉米等一直处于高位,就比如去年,豆粕还在不断上演触底反弹的奇迹。

 

豆粕价格居高不下,养殖厂户们只好寻找其他替代来减少豆粕的使用,这也使得豆粕在饲料中的减量替代进一步推进。

 

但是前两年豆粕在风口上,所以这些情况就被市场的风给掩盖了,但如今风停了,浪退了,市场本来的供需就暴露了出来。

 

所以,豆粕的走跌其实也是必然过程。

 

但问题是,会跌到什么程度?

 

虽然豆粕行情没什么可圈点之处,但是目前来看,利空充分显现后,正在被市场逐渐消化,后续能再炒作的利空因素并不多了。

 

而相反,自生猪市场开始扭亏为盈以后,市场积极性较高,也开始有补栏的操作,目前生猪产能已连续3个月回升,预计本月重返4100万头的概率极大。

 

豆粕

 

而产能一旦增上去,想再去化并不容易,至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这对于豆粕来说也是刚需。

 

另一方面,下半年也是猪肉消费的旺季,虽然不确定下游消费能增长多少,但是至少是要好于上半年的水平,因此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利好。#深度好文计划#

 

而对于国际大豆市场方面,当前美豆的增产预期较高,但是能否真的兑现则是后续市场主要关心的问题。

 

例如,虽然种植面积增加了,但单产及优良率能否兑现却是未知,毕竟这两年极端天气频发,而天气炒作一向是不停歇的。

 

所以这么来看,豆粕再向下的空间也就不大了,不过与玉米和小麦一样,由于缺乏有效的上涨动力,所以更多可能就是在低位徘徊,来回震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