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养猪业已实质地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对于许多养猪人来说将会非常痛苦,这个过程的主题词是“内卷”和“跃迁”。
中国已形成的可用生猪产能约有年出栏10亿头规模(未经统计部门核准),而实际需要是在7亿头之内,加上受生育率、其他肉类替代等因素影响,实际猪肉需求量呈下降趋势,在供应潜力十分充裕的情况下,内卷必然发生,且一定会卷死人,相当一部分猪场难逃此劫。
如何逃过此劫,正经的路子是“跃迁”,从发生内卷的这个层面,跳跃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实现自身的升级(也就是高质量发展),再回过头来对正在发生内卷的这个层次降维打击,加速其瓦解,越来越多的猪场主动、被动甚至是应激地跃迁,从而实现全行业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已被卷死的基本上再无机会。
跃迁就是升级,但用跃迁这个词更形象地表现升级之迅猛、坚决。往哪个方向去跃去迁?答案很简单——解决行业的痛点。养猪业的根本性痛点,就是“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今天不喘气了,就不能计算为资产(家财)了。所以,能让猪天天都喘气的高可靠性养猪是养猪业跃迁的方向,也是养猪业在这个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
如何实现高可靠性?中学的时候我们学过“充要条件”,充要条件满足时,则结果一定会出现,这就是可靠性。我们看到牧原在全面落实猪场饮水净化、空气过滤、天网工程(分析出猪场可能对猪有危害的病毒151种、细菌181种、寄生虫27种,研究药敏性、耐药性,以此形成“天网”覆盖在猪场上,让猪免受疫病之殃)等举措,这就是一个条件一个条件地做足做扎实,做到确保可靠。一定有人说一定还有漏洞,但相比内卷的那些场,这样的可靠性就高得多了,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扬翔搞楼房猪场,源于2013年讨论的猪要怎么养才可靠,结论是打造一个高强度生物安全堡垒把猪保护在里面,不管外面多少病毒和风险,进不去场内,猪就安全了。这个高强度生物安全堡垒设计出来就是扬翔改进型的楼房猪场,在全国三地7栋楼房6年来的实践验证了在非瘟大背景之下的可靠性。但是有太多的人只看到了“楼房”这个外形,而没有进一步了解“高强度生物安全堡垒”这个本质,做出来的楼房猪场还是养不好猪也就不足为怪了,此楼非彼楼。
高可靠性对于养猪业,其本质就是低成本和确定性。低成本容易理解,因为死猪就是沉没成本,没有发病就没有这些沉没成本、治疗成本和辅助成本。所谓确定性是算得死什么时间有猪出,经营的计划性强,各种资源的匹配和利用效率高,这对于规模猪场而言,重要性显而易见。作业题:你的猪场可靠性如何解决?
2024年中国养猪业我估计依然苦逼,即使出现所谓的高光时刻,那也是更多被卷死的猪场填坑筑起来的,谁会是填坑的?向有结果的靠拢,向能成事的学习!如果骂人和诅咒有用的话,那这个世界还需要企业家吗?
高远飞
2024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