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播恩集团
夏季母猪产程“超长待机”,怎么办?
养猪职业经理人 2025-05-04 0

针对母猪产程过长的问题,需从预防、监测、干预和产后管理四个维度制定系统性解决方案,确保母猪健康并提高仔猪存活率。以下是分步骤的专业指导建议:

 

一、明确产程过长的判定标准

 

正常产程:母猪分娩全程通常为3-6小时,仔猪间隔15-30分钟。

 

异常情况:若间隔超过45分钟无仔猪产出,或产程超过4小时,需立即干预。

 

二、系统解决方案

 

1. 预防措施

 

1.1营养管理

 

妊娠期调控:妊娠后期(85天起)使用高纤维、高能低蛋白饲料,避免母猪过肥(背膘>20mm)或过瘦(背膘<14mm)。

 

分娩前调整:产前3天逐步减料至2kg/天,避免胃肠压迫子宫。

 

1.2环境优化

 

温度控制:产房温度18-22℃,仔猪区局部加热至32-35℃。

 

减少应激:使用隔音材料降低噪音,分娩前5天单栏饲养,避免转群应激。

 

1.3运动与保健

 

驱赶运动:妊娠中后期保证30分钟/天的自由活动,增强肌肉力量。

 

补充生殖营养:产前7天添加维生素E(200IU/天)+ 有机硒(0.3mg/kg)改善子宫收缩力。

 

2. 分娩期监测

 

启动时间记录:从第一头仔猪出生开始计时,建立产程日志。

 

关键指标监测:

 

宫缩频率:正常为每3-5分钟一次强力收缩。

 

胎儿间隔:超过30分钟无产出需警惕。

 

母猪状态:呼吸急促(>40次/分)、体温>39.5℃提示难产风险。

 

图片

 

3. 紧急干预措施

 

3.1人工助产流程:

 

① 佩戴无菌长臂手套,润滑剂(液体石蜡)消毒外阴。 

 

② 探查产道:确认胎儿位置(正位:鼻朝外,倒位:蹄朝外)。 

 

③ 手法矫正:对横位胎猪用食指钩住眼眶缓慢牵引。 

 

④ 助产禁忌:避免暴力拉扯,单次操作≤15分钟。

 

3.2药物使用规范

 

催产素(OT):仅限宫颈全开时使用(即产出1头仔猪后),剂量10-20IU/次,间隔30分钟,总剂量不超过50IU。

 

钙剂支持:对虚弱母猪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0ml增强宫缩力。

 

剖腹产指征当出现:① 骨盆狭窄;② 胎儿过大(>2kg);③ 药物/助产无效超过2小时,需立即手术。

 

4. 产后管理

 

4.1感染防控

 

胎衣排出后,灌注0.1%高锰酸钾溶液500ml冲洗子宫。

 

肌注长效头孢(如头孢噻呋钠5mg/kg)连续3天。

 

4.2体能恢复

 

产后6小时内饲喂电解质水(葡萄糖50g+盐5g/L),24小时后逐步恢复采食。

 

添加益母草提取物(200g/吨料)促进恶露排出。

 

4.3数据分析建立每头母猪的产程档案,统计产程>5小时的个体,淘汰连续2胎难产或存在骨盆畸形的母猪。

 

三、操作流程图

 

图片

 

四、关键事项

 

禁止催产素滥用:宫颈未开时使用会导致子宫破裂。

 

严格无菌操作:助产时需双人配合(一人固定外阴,一人操作),防止母猪产道损伤。

 

仔猪急救:对缺氧仔猪立即进行口鼻黏液清理+40℃温水复苏。

 

通过上述系统性管理,可显著降低产程过长发生率(目标控制在<5%),提高母猪利用年限和仔猪存活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