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正能农牧
  • 播恩集团
第十九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暨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论坛圆满举办!我国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持续普及
中国农网 2025-03-16 0

据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数据,2024年,我国采用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的企业已占到养猪企业的65%,当年利用该技术繁殖了约4.5亿头出栏生猪,涌现出一批百万级甚至千万级出栏生猪的良种母猪批次化生产企业——这是3月8日,记者从广西贵港市举行的第十九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暨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论坛上获悉的消息。

 

会上,企业就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应用作专场讨论。2024年度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市场推广报告同期发布,数据显示,调研样本中存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有意愿开展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比例约80%,我国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持续普及。

 

第十九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暨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论坛圆满举办!我国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持续普及

田见晖教授致辞。

 

“母猪批次化生产从无到有,已经成为国内大型养猪企业必备的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全国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协作组组长田见晖致辞表示,自2016年协作组成立,科研界与产业界深度合作,针对传统养殖模式下后备母猪发情率低、发情鉴定耗时费力、输精成本高、配种妊娠率低等问题,成功研发出多个繁殖调控关键药物,并将影像技术引入卵泡发育与排卵研究,构建了不同周批节律的母猪批次化繁殖生产技术流程及繁殖生产方案,为在全国推广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奠定了基础。

 

协作组秘书长、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研究员王栋介绍,经过多年研发、示范、推广,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显示出较强的产业应用优势:一是实现全进全出,提高了猪场生物安全水平;二是降低了后备母猪非生产天数和饲料、人工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三是增强了生猪生产计划性,提高了猪场管理效率和员工福利。该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和产仔数,为非洲猪瘟后生猪产业复产保供作出了贡献。

 

据悉,“规模养殖母猪定时输精批次生产技术”已于2021年获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下一步,协作组将在激素应用创新、精准输精、优化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改进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创建“定时输精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助推我国养猪业现代化发展。

 

第十九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暨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论坛圆满举办!我国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持续普及

活动现场

 

此次会议由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第二激素厂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所、北京市畜牧总站、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业代表等600余人参会。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至
养猪产业峰会
广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