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播恩集团
  • 正能农牧
辽宁山区猪场实战手册曝光12项核心参数
猪业科学 2025-04-01 0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部,自然特点是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沟壑纵横,丘陵起伏,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适合养猪业发展。在选好品种的前提下,管理好母猪和仔猪非常重要。本文从猪场管理,品种、母猪饲养等方面进行阐述。

 

养猪

 

1 猪场安全管理

 

(1)加强生产工作保护,合理维护设施,保护员工健康,促进工作合理有序推进,合法合规,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效益最大化。

 

(2)一定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场长负责制度,各级一定要服从领导,做到人畜安全,文明生产。

 

(3)安全方面有两个注意:一是污水和配电设施,二是食物卫生,包括人的食物和猪的食物,不能使用影响人畜共患的食物。

 

(4)对猪场有贡献的人,给予奖励,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给予惩罚,触犯法律的交由国家处理,绝不姑息养奸。

 

(5)做好进出严格检疫制度。

 

2 品种选择

 

考虑适应性,当地的品种较好,考虑生长速度,进口品种较好,两者兼顾就得杂交处理,如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品种和当地品种杂交的选择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建昌地区适合杜洛克与当地民猪杂交为好,既适应当地环境,又提高速度。

 

3 母猪饲养

 

3.1 防疫措施

 

必须做好春秋猪瘟和猪口蹄疫防疫,在产前40 d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1头份肌肉注射,产前21 d猪萎缩性鼻炎3 mL肌肉注射,大肠杆菌四价苗1头份肌肉注射猪蓝耳病苗2 mL肌肉注射,猪链球菌病球苗2头份肌肉注射。在春秋两季节用伊维菌素驱虫处理。

 

3.2 在繁殖方面要加强管理

 

母猪的繁殖管理是养猪业中的重要环节。每天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母猪的发情情况,合理安排配种。发现母猪的妊娠,做到认真管理,做好记录,保证不漏、不重。

 

3.3 氯前列醇与缩宫素的合理应用

 

为了减少劳动量,合理规划好母猪生产时间,使仔猪在白天产出,对产前2~3 d母猪,在上午8~12点肌肉注射0.2 mg氯前列醇,正常在24 h可产出第一头仔猪。

 

使猪在白天合理生产,管理更方便。

 

分娩舍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并做好母猪乳房清洗消毒,阴门清洗消毒,保持舍内干燥,并在保温箱内撒1~2次密斯陀,以利于干燥消毒。

 

母猪

 

4 难产

 

在母猪饲养过程中,母猪难产在大小猪场都可能发生。准确判断母猪是否难产是关系到母猪健康的关键,还是是否需要人工助产的首要条件。所以,在生产时要有专人看护及时发现。下面笔者就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4.1 难产的原因

 

有些初产母猪产道狭窄;疾病和一些高龄母猪产力过小,产程过长;初产、胆小的母猪外界应激;母猪过肥、产道畸形、发育不良;胎儿过大、胎位不正、胎儿畸形;死胎在体内时间长,发生水肿。

 

4.2 难产症状

 

(1)母猪发声长而大,出气粗、间断、用不上力,摸母猪软腰处下方肚内有未产出的仔猪,有明显的凹凸感,稍用力压有硬物。

 

(2)虽然能产出,但是产程过长,每胎之间超过半个小时。母猪生产时间一般需要2~4 h,间隔15 min左右属于正常范围,羊水破坏流出超过30 min以上,母猪表现不安呼吸急促,立刻采取助产处理。处理及时,才能减少母猪和仔猪安全健康,才能保证生产的延续,获得更大收益,保证效益最大化。

 

4.3 难产处理

 

4.3.1 药物助产

 

当产程过长母猪每胎之间超过半个小时。母猪从第一头仔猪产出到胎衣排尽,需要2~4 h,间隔一般10~15 min,如羊水流出超过30 min,需要用缩宫素40单位肌肉注射。必要时需要人工助产。

 

4.3.2 人工助产

 

人工助产要剪短指甲,并磨光指甲,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母猪外阴部。戴上一次性无菌手套并涂上润滑油,然后,五指并拢成心形,慢慢旋进母猪阴道,当母猪发生怒责时应停止插入,静候一会儿,不怒责时再慢慢旋进,这样分几次完成直到摸到未产出仔猪,当母猪出生时四指卡住仔猪耳朵或眼眶和下颌骨,随母猪怒责轻轻拉出,一定要配合好,让它产生合力效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并不伤及母猪阴道。确认无仔时接产结束。当仔猪倒生时,用手握住仔猪后腿轻轻拉出。如果发现胎位不正,用手把胎儿推回矫正,轻轻地把胎儿拉出。

 

器械助产一般用产科钩和牵引绳,可用铁丝做成。器械要消毒处理。用手掌拇指食指捏住并拢成心形慢慢旋进,当母猪发生怒责时应停止插入,静候一会儿,不怒责时再慢慢旋进,并配合母猪慢慢完成。

 

助产后母猪必须加以护理,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1次/d,再用头孢先锋连用三天。在建昌地区已经发现大量死胎和木乃伊胎,主要原因是副红细胞体所致。现象猪体皮肤发白,四肢无力,大肠干燥,粪便带血红色。此时,要配合药物治疗,保证猪的健康发展,使得效益得到最大。有的母猪骨盆口狭窄,则立刻实施剖腹产手术,做好剖腹准备,实施剖腹,同时做好消毒处理,无菌操作。顺利完成后至仔猪断奶后,及时淘汰。

 

5 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饲养的好坏对仔猪今后的生长发育非常关键,良好的生存条件、合理的管理、均衡的营养对于一个新的生命来说是很必要的,管理得当,仔猪生长就快,疾病就远离,就能获得更高的效益。必须给仔猪创造一个避风的港湾,温暖的家园。下面就仔猪饲养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5.1 合理哺乳

 

(1)按仔猪大小和母猪状况分群哺乳,初产母猪哺乳弱小仔猪,经产母猪哺乳大个仔猪。

 

(2)注意寄养的方法。用寄母的奶、尿抹寄仔全身,使气味混淆,至猪无法分辨或用5%的来苏儿或酒精喷洒整个圈舍和仔猪、母猪来扰乱气味。如果寄养不成,可人工看守,当母猪发出放奶信号,即母猪发出低沉温顺的哼哼叫声时,此母猪所生小猪便带着嘎嘎的叫声跑向母猪,这时再把寄养仔猪放到寄养母猪奶头上,辅助哺乳,趁着母猪最温顺时为最佳时机,这样几次便可成功。

 

(3)若小型猪场母猪数量不够,一头母猪产仔又多,可分时间段交替哺乳,人为控制仔猪哺乳时间,也能把仔猪养活,但是,这样人的劳动强度大,仔猪生长慢,母猪体质消耗大。需要加强对母猪的营养合理安排,保证母子健康。

 

5.2 仔猪保健

 

(1)出生第3天肌肉注射0.5 mL长效土霉素,一周后肌肉注射1.0 mL长效土霉素,20 d可注射庆大霉素2 mL或环丙沙星2 mL,以预防各种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2)补铁。出生第三天第一次补铁牲血素1~2 mL/头,15 d左右每头合理安排补铁牲血素2 mL。

 

(3)补硒。缺硒会造成四肢无力,拉稀,所以,必须在出生7 d肌肉注射1~2 mL亚硒酸钠VE。

 

(4)驱虫。在45 d时驱虫一次,在75 d驱虫一次,药物用阿维菌素,3~5次/d。

 

5.3 补料、供水

 

(1)在第3天供给干净卫生的水,注意温度适宜。

 

(2)第5天开始补料,选用优质饲料,把饲料和成糊状,用干净的工具抹入口内。在饲槽内放入一些颗粒料供小猪拱饲。

 

(3)第7天逐渐给料、供水,每天给料5~6次,间隔2 h。少喂以小猪吃7~8分饱为适宜。随时观察小猪的精神状态、保暖、饮水状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5.4 合理防疫、彻底消毒

 

(1)防疫。吃初乳前2 h肌注2头份猪瘟疫苗,7—10日龄注射伪狂犬苗0.5头份,25日第二次肌注4头份猪瘟疫苗和猪链球菌苗,32日龄仔猪副伤寒苗肌肉注射1 mL,43日龄丹毒、肺疫二联苗,70日龄高效5号苗2 mL肌肉注射。

 

(2)消毒。保温箱消毒先用紫外线消毒,再每天撒上密斯陀粉;猪舍用2%火碱水溶液消毒,空舍一周后,冲去火碱带干燥后用喷灯消毒,然后,3~5 d后再用八四消毒液消毒,定期用紫外线消毒。

 

5.5 去势

 

在8—10日龄去势,此时期去势仔猪的应激小、伤口小、愈合快,只有这样才能不耽误仔猪生长。

 

5.6 温度控制要合理

 

温度是仔猪生长的必须要素,一周内控制33℃左右,每周下降2~3℃,到50日龄在21℃左右,温度差异不能超过2℃。

 

5.7 合理断奶

 

仔猪在28 d断奶更为合理,为了降低应激反应,断奶时把母猪赶走,同时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减少仔猪应急。7 d后转群。

 

5.8 淘汰病弱仔猪

 

对没有经济价值的病猪、弱猪、僵猪及时淘汰,保证优生、优育,获得最大的饲料报酬,更好的经济效益。合理管理好仔猪,为更好的育肥做好充分准备,基础打得好,效益会更高。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至
养猪产业峰会
广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