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2月份生猪养殖利润滑坡,散养生猪头均利润大降60%,规模养猪头均利润大降38.9%!但更关键的信号是,全国生猪产能还在涨,后续行情恐继续下跌......
2月养猪利润为何腰斩?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2025年2月份散养生猪每头净利润为75元,环比下降60.1%;2025年2月份规模养殖生猪每头净利润为131元,环比下降38.9%。
具体来看,规模养猪的利润之所以更高,主要是因为其2月养猪成本为2052元/头,比同期散养生猪每头成本2168元/头低了116元/头。
可见,在严峻的行情挑战下,两大群体都面临着即将亏损的考验;而从整个养猪业来看,养猪利润可以说是几近腰斩,为什么2月行情会断崖式下跌呢?
从表面来看,无外乎就是“产能上升、消费下降”所造成的猪周期。既然是周期,那么有下跌就会有上行,经过这几年“超级周期”的磨砺,好像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但其实2025年很不一样!一个比猪周期更大的挑战,正快速到来!
那就是“微利时代”正式开启,经历了2024年猪价小高峰以后,我们发现其下半年猪价下跌、产能增长的速度过于惊人,果然直到年末,农业农村部宣布养猪规模化率已超70%!
这意味着,散养户所带来的产能灵活调控空间越来越小,全国生猪产能愈发的“易涨难跌”!
就像2月份,在养猪利润几近腰斩的情况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了4066万头,不降反增了4万头!
并且,根据微猪数据年报显示,2024年,每头种母猪年分娩窝数(LSY)达到了2.23,较2023年增长0.26;每头种母猪年断奶仔猪(PSY)为24.03,较2023年增加3.94。
这直观体现出我国生猪生产力的提升,更意味着即便未来母猪小幅减产,生猪供应也很可能依旧饱和!而短期来看,3月猪价已继续下降,4月份猪价也恐再创新低......
4月猪价何去何从
2月份生猪养殖利润环比大降,但3月份最新数据出炉,猪价仍继续下降。
据机构调研,2025年3月全国生猪均价为14.5元/公斤,同环比下降1%和2%。但3月仔猪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反映行业补栏热情高,这与北方地区放养公司规模扩大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在行业对仔猪的高热情下,集团猪企母猪产能去化的意愿更低,这也将会拉长整个行业的产能去化周期,导致猪价低迷期更长。
并且,3月猪价已经高度接近14元/公斤的盈亏线,4月猪价一旦继续下降,那么恐怕大量养殖户和企业都会陷入亏损当中。
从生猪供应来看,4月份出栏商品猪正好对应2024年6月前后的母猪存栏,当期母猪产能已达到4038万头,较低谷期增长超50万头,并且后来农业农村部也指出,新生仔猪数量连月创下新高。
从生猪出栏体重来看,3月底全国出栏均重为128.6公斤,较2月底增加2公斤,处于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3月养殖端压栏增重,很可能会导致供应后移,4月生猪出栏计划完成度低的企业或加速出栏,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
从消费水平来看,4月份虽然天气回暖,但仍处于春节后传统消费淡季,腌腊需求消退,家庭消费增量有限,屠宰企业开工率预计维持在28%-30%低位。
清明节前的备货能短暂提振市场,但终端消费“昙花一现”,难以形成持续支撑。而节后容易出现惯性下跌,北方主产区价格可能跌破14元/公斤,全国均价或降至13.8-14.2元/公斤。
综合来看,4月猪价恐再创新低,不过这可能也是今年上半年的行情谷低,到4月中下旬时可能会逐渐出现转机,五一备货预期叠加养殖端抗价,有机会带动局部地区价格小幅回升至14.5元/公斤,但受限于供应压力,难以突破15元关口。
并且,未来猪价还有两大潜在风险——
一是如果头部企业集中放量,可能加速价格下跌,导致养殖端踩踏式出栏;
二是如果二次育肥大量进场,虽能短期拉涨行情,但长期将增加供应,导致后市风险更甚!
总的来说,现在养猪业最大的挑战并非猪价下行,而是在于产能去化迟迟未能真正开启!而根本原因还是掌握母猪产能的大企业仍未亏损,他们虽然看到了猪价下行的趋势,但基本都是采取“降成本、熬对手”的策略,只有先扛不住亏损行情的企业才会开始加速去产能,但这个周期又何其漫长!首先猪企们“分出胜负”需要时间,其次从企业开始去化产能,到生猪供应量减少,最少还需要半年时间。
2025年的行情,也许有情绪性惊喜,但真正想要周期回暖,恐怕会比想象的还要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