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现货价格在上周四和上周五连续两日窄幅下滑。不过,整体来看,上周生猪现货整体维持窄幅波动,区域市场呈现“北涨南降”的分化格局。截至3月28日,广东高价区达15.55元/千克,黑龙江低价区下探至14元/千克,基准地河南稳定在14.53元/千克。
根据卓创资讯推算,1-3月生猪理论出栏量呈增加走势,但调研计划出栏及实际出栏量增幅数据,1-3月供应量增幅不及预期,主因为养殖端压栏增重,叠加二次育肥补栏截留。而4月气温升高后,肥标价差收窄,以及收购均重与出栏均重差值负值扩大,结合需求端增量预计偏低,供略大于求或导致短期猪价拐点在即。
据卓创资讯及农业部官方数据显示,按照从能繁母猪到商品猪10个月的生长周期,以及从新生仔猪到商品猪6个月的生长周期进行推算,2025年1-3月对应的是2024年3-5月的能繁母猪以及7-9月的新生仔猪,期间农业农村部官方数据分别环比下滑1.24%、下滑0.15%和上升0.25%,卓创资讯监测数据分别上涨0.45%、上涨3.60%和上涨0.71%。而从新生仔猪数据推算,2024年7-9月新生仔猪分别环比增加2.00%、0.70%和0.80%。能繁母猪总量环比虽有下滑,但卓创资讯监测中大型养殖企业母猪存栏稳步增加,且从新生仔猪数据进行推算,生猪出栏量呈增加走势,因此推算1-3月理论生猪出栏量或连续增长。
但从卓创资讯监测生猪出栏计划与出栏率走势分析生猪实际出栏量,1-3月增幅并不及预期。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1-2月生猪实际出栏量下滑9.65%、下滑13.27%,3月出栏计划增加12.74%,且日均出栏计划分别增加8.22%、减少12.77%和减少9.08%,实际出栏增幅并不及预期。
卓创资讯生猪行业资深分析师李晶认为,3月份国内生猪交易均重以上涨为主。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3月20日,本月全国生猪交易均重为124.62公斤,环比涨0.75%,同比上涨1.26%。受饲料成本低位影响,养殖端压栏增重意愿偏强,加之春节前存在提前出栏现象,节后出栏均重持续上涨,导致供应增幅不及预期。
与此同时,李晶表示,肥标价差前期走阔,叠加饲料成本偏低的影响,二次育肥补栏热度提升。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二次育肥补栏量从1月第一周的7600头,逐步震荡增加至40612头,且二次育肥补栏体重以110-127公斤为主,与屠宰端收购体重高度重合,二次育肥补栏群体截留本应流向屠宰端的猪源,也是导致供应增幅不及预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随着养殖端连续压栏增重,气温不断升高,肥猪需求减弱,散户部分大猪开始陆续出栏,肥标价差开始急速收窄。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全国肥标价差为0.58元/公斤,较2月末收窄0.57元/公斤。4月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前期二次育肥补栏和压栏增重的120-140公斤以及140-160公斤猪源存在积极出栏可能,或导致供应量增幅超预期。
本周迎来清明小长假,猪价能否得到节日需求支撑?
“我们预估短期猪价缺乏持续性涨跌带动。此外,建议关注肥标价差缩水甚至倒挂导致的供应端压力释放,以及情绪带动对猪价的拖累。”徽商期货生猪分析师尉秀说。
官方数据显示,1—2月全国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其中1月规模场中大猪存栏量增长4%。张晓君表示,根据新生仔猪数据推算,今年2月至6月肥猪上市可能同比增长2.5%左右,叠加当前生猪出栏体重持续增加,4月至5月生猪供给将呈现增加态势,市场阶段性供强需弱格局持续,猪价上涨动力不足。接下来,若肥标价差进一步收窄,大体重猪出栏节奏加快,或推动猪价重心下移。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能繁母猪存栏仍高于正常水平,且生产效率同比提升。若排除疫病影响,今年全年生猪产能仍将持续兑现,市场预计今年猪价低于去年水平,全年均价或围绕14元/千克波动。”格林大华期货生猪分析师张晓君说。
在尉秀看来,供应压力依旧是今年生猪市场矛盾的核心点。当前,生猪价格重心和价格波动区间预期均弱于2024年。今年春节后,豆粕及玉米价格上涨明显,在饲料价格走高的背景下,猪企降本空间或有限,利润率保持增长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