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
(2024—2035年)》
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强调,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存、鉴定、创制和基因挖掘重大设施,推进种质资源交流共享。实施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选育高油高产大豆、耐盐碱作物等品种,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健全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加强现代化育制种基地建设,健全重大品种支撑推广体系和种源应急保障体系。
“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有大北农。”随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的发布,中国种业振兴的冲锋号角已全面吹响。在这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未来的战役中,大北农种业以“创建全球第一种业科技企业”为愿景,以科技创新为犁铧,深耕种业自主创新沃土,成为国家农业强国战略的坚定践行者与重要推动力量。
战略共振:从政策到行动的创新突围
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实施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种子法有关要求,推动实质性派生品种(以下简称EDV)制度早落地早见效,激发育种原始创新活力。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出席会议并讲话。
大北农作为种业企业代表发言,分别从法律制度、育种实践等角度提出系统性建言,彰显了企业对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刻洞察。大北农创种科技常务副总裁李军民在会上介绍了公司科研创新成果,并从设定合理的EDV判定阈值标准、完善EDV配套措施、建立科学EDV鉴定方法、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制度衔接与国际协同等方面提出推进EDV制度实施落地的相关建议,与中央"健全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规划形成战略呼应。
企业参与国家政策设计的背后,是其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硬核实力:承担生物育种重大专项、选育高油高产大豆、布局南繁硅谷、建立种质资源库,每一项行动都精准对标《农业强国规划》中“种源自主可控”的核心要求。大北农正通过科技创新,赋予中国农业更强大的生命基因。
挺膺担当:建设农业强国的创新主体
去年9月,在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交流会上,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强调,要充分认识强化农业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抓科技必须大抓科技领军企业的理念,着力培育壮大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大北农集团总裁宋维平作为企业代表首先发言,他表示大北农以振兴民族种业为己任,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自主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同时,通过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深入推进科企合作模式,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
聚焦国际:主动融入全球种业竞争
大北农种业正立足国家农业强国战略布局,聚焦国际市场需求,通过“一品一企”“技出粮进”等国际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全球种业竞争。今年3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走出去企业座谈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治礼出席并讲话。会议围绕农业对外合作重点任务,聚焦减贫、粮食安全、科技合作等重点领域,研究推进农业走出去高质量发展。大北农集团作为农业走出去企业代表参加座谈会,介绍公司走出来的经验做法及未来布局规划。
目前,公司有3个大豆性状产品获得阿根廷种植许可,2个大豆性状产品获得巴西种植许可,并与国内种企、粮商、种植商协同合作,共同探索“中国创造-南美生产-中国消费”的产业闭环,深化南美地区大豆产业布局,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坚实支撑。
科技自强:构建种业创新生态体系
翻开大北农种业的创新图谱,一组数据振奋人心:国内发明专利126件,国际发明专利PCT134件,植物新品种授权517件,国审作物新品种266项,品种登记104项,9个国审转基因品种(其中玉米3个、大豆6个)的产业化应用。这串数字背后,是覆盖种业振兴的立体化创新网络。
生物育种领航:公司聚焦玉米和大豆的抗虫和除草解决方案,共有4个玉米性状产品、4个大豆性状产品获得国内转基因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在全国审定的两批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中,共有37个玉米品种使用大北农性状,占比58%;自主选育6个高油高产大豆品种,占比35%,有力支撑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平台矩阵支撑:2个农业农村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5家育繁推一体化A证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3家公司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A级认证,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链条。
人才高地构筑:公司共拥有育种科研人员464人,其中国家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名,特聘院士在内育种专家22名,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打造种业"最强大脑"集群。
这种“实验室-田间-市场”的全链条创新模式,正是企业响应“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的最佳注脚。优秀品种在土地焕发生机,助力千万农户增收,大北农用科技成果诠释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担当。
未来图景:全球种业竞争中的中国方案
大北农种业涵盖生物技术、玉米种业、水稻种业、大豆种业、经作种业、创种基因等六大版块。历经二十五年的发展与积淀,旗下现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50家,1800名员工。
以“让种子生命力更强、人类更健康”为使命,以“创建全球第一种业科技企业”为愿景,以“担当、团队、谦虚、简单、创新、共享”为理念,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引领现代农业服务与科技创新。2022年,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分别入选“水稻强优势”“玉米补短板”国家种业阵型企业;2023年,公司旗下金色农华、云南大天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3年,北京大北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分别获评“农业农村部生物工程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玉米育种重点实验室”,大北农生物、丰度高科、金色农华均入选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种业强国的时代答卷
从融入国家战略到肩负时代使命,从培育作物新品种到构建创新网络,大北农种业用25年的坚守证明,企业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当一粒粒自主创新的种子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诗,更是一个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铿锵足迹。在这条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上,大北农正以“强农报国”的初心,播种希望、奋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