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农以饲料业务起家,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据悉,其当前饲料产能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华中(河南、湖北、湖南)、华东(安徽、福建、浙江)及华南(广东)等地区,拥有12个生产基地。旗下“成农”品牌乳猪教槽料产品在业内具有领先优势,积累了一批规模化猪场忠实用户,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金新农总经理赵祖凯
近年来,顺应饲料无抗大势,金新农组建研发团队率先布局无抗饲料产品领域,在无抗饲料、发酵饲料进行大量投入。据公开资料,金新农瞄准高技术含量产品市场,关注母猪营养、提升仔猪体质、降低断奶应激等方向,采用发酵活性物质为主的无抗组合创新技术,匹配精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调控肠道菌群,为用户提供高效无抗饲料综合解决方案。
赵祖凯介绍,金新农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高稳定性的产品,用户定位为专业化的养殖企业。随着国内生猪养殖模式的变化,金新农近年来加大了猪场直供合作模式。针对当前的养殖环境,还提出高效养殖“118”工程计划,即通过母仔一体化产品设计理念,以及提升产品安全、高效和精准效果,实现能繁母猪PSY提高1头,MSY提高1头,断奶至出栏时间缩短8天的目标。
在发展饲料业务的同时,金新农还借助饲料优势不断发展生猪养殖,计划2022年出栏生猪130万头。2021年金新农饲料外销占据饲料总销量70%以上,另有30%供给公司旗下养殖场。
2021年我国饲料销量整体呈现大幅增长,赵祖凯认为,饲料销量与终端养殖户密切相关。去年养殖端养殖量明显增多和非瘟后全价料的使用比例增多都是饲料产销量得到显著提升的原因。“近两年非瘟疫情依然比较严峻,很多过去用自配料的养殖企业没有太强的非瘟风险控制能力,养殖端用全价料比较多。”他认为,今年饲料板块增长可能会减缓,主要由于行情持续处于低位以及饲料原料成本持续攀升。一些养殖企业资金链条断裂,中小养户退出,养猪业整体规模可能比过去减小,对饲料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减少。
任何行业都有往大企业集中的趋势,饲料业尤其如此。赵祖凯认为,导致饲料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的最大因素首先是采购能力,越大的企业在原料采购上越有资源优势和议价优势。“当前全球原料市场环境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建立采购优势的企业会有更好的发展。”赵祖凯说。其次,大型企业在资金、人才上也更有优势,随之体现在研发、营销和品牌上。
原料价格的上涨也会挤压饲料企业的利润空间,考虑当下用户情绪和承受能力,饲料企业并不能把所有的成本通过涨价转移到养殖端。因此通过替代原料、低蛋白日粮的开发来消化成本上涨压力是饲料行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