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猪”的基本定义
目前,绝大多数规模化养殖场,一般实行:乳猪阶段3-4周龄断奶;进入保育舍仔猪阶段饲养4-5周;达60日龄、25公斤左右开始转入育肥阶段,即育肥舍饲养。
2、仔猪补料的意义乳猪阶段,除了母乳提供优质足够的营养外,还必须科学合理地给乳猪补料以满足其营养需求,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为猪中后期的健康生长打下良好基础。补料成功与否是决定仔猪生产效率高低、猪场整体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必须引起养猪生产者的高度重视,并要在实践中找出有效的补料方法。
断奶仔猪是继哺乳仔猪后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段,保育阶段仔猪的增重情况和健康水平对于后期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根据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对养殖环境的要求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
3、生长发育特点
• 消化功能不完善: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 生长速度快:虽然断奶后仔猪面临营养和环境的变化,但仍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需要提供充足且优质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 免疫力低下:断奶仔猪从母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逐渐减少,而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免疫力较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4、管理技术
• 环境管理:保持猪舍温度在25 - 28℃,湿度在65% - 75%,并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要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减少病原体滋生。
• 饲料管理:提供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应在18% - 20%左右,可添加适量的乳清粉、血浆蛋白粉等优质蛋白源。遵循少喂多餐的原则,每天饲喂4 - 6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
• 疾病防控: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如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疫苗,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加强日常健康管理,观察仔猪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 分群管理:按体重、性别、强弱等进行合理分群,每栏饲养15 - 20头仔猪,避免仔猪因争抢食物和地盘而发生打斗,影响生长发育。
5、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
(1)初生仔猪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初生仔猪体重不到成年的1%,但其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10日龄体重是初生重的2倍多;
30日龄可达5-6倍;60日龄则可达到 10-17倍。仔猪迅速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年猪要 高得多。如若没有供给充足的母乳、适量的优质饲料,就无法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2)营养和生理特点
消化器官不发达,为使仔猪只健康地生长发育,必须尽可能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保证供应优质足量的奶水。同时,要实行早期补料,提前锻炼仔猪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道和消化腺的正常发育。为小猪断奶后的饲料过渡、保育期的大量采食、中后期的快速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
6、仔猪对饲料营养的要求仔猪对饲料营养的总要求是:饲料品质好,平衡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能满足小猪生长发育的需求;符合安全无公害的标准;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有保健防病抗应激功能, 食后不腹泻、降低腹泻发病率,生长速度快。
7、仔猪饲料营养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教槽料喂至45日龄,体重达24斤左右;
第二阶段:保育料喂至 70日龄,体重达55斤左右;
8、仔猪补料时间
为了提早锻炼小猪的消化道功能,一般在出生后5~7天开始诱食教槽料,直至 20日龄左右。所谓诱食就是引诱小猪采食饲料,教槽即训练小猪上槽吃料。这一阶段是象征性补料,主要为了让小猪识别饲料、 感知饲料,训练其视觉、嗅觉、味觉功能等。其实,这种诱食方法,使仔猪真正吃到消化道内的饲料极少。仔猪20日龄后,进入真正的补料时期,此阶段光靠母乳完全不能满足小猪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保育期结束后就可实行自由采食:20日 龄以前,补料2-3次/天;20-35日龄, ,补料3-5次/天;35-70日龄,补料6-8次/天-自由采食。
9、仔猪饮水要求
3~5日龄的仔猪就要开始注重补水,并注意经常保持清洁。仔猪在缺水情况下会更多地舔食污水、污物,如母猪的尿液、脏水等,容易引起肠道感染而下痢。断奶仔猪如不能保证充足的饮水,则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会明显降低,影响生长速度和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