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正能农牧
  • 播恩集团
猪伪狂犬病防控与净化策略:从预防到根除
猪多资源 2025-03-24 0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猪伪狂犬病已在许多国家(如美国和欧盟国家)实现了商业猪群的根除,但在国内仍是养猪产业的重大威胁,尤其在中小型猪场中流行。

 

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结合数据和实践经验,详细分析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策略,为养猪从业者提供科学指导。

 

生猪

 

01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特征

 

一、核心特征

 

图片

 

二、流行传播规律

 

1、传播途径:

 

垂直传播(胎盘感染率>80%);气溶胶传播(1 km内有效);精液/乳汁传播(种公猪精液带毒率约3-7%)

 

2、易感群体:

 

妊娠母猪(流产率30-50%);哺乳仔猪(死亡率90-100%)

 

3、流行季节:

 

冬春高发(低温促进病毒存活)

 

三、临床分期与特征

 

图片

 

四、实验室诊断法对比

 

图片

 

02 系统化预防控制策略

 

一、疫苗免疫程序优化

 

1、推荐免疫方案:

 

A、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间隔4周),使用基因缺失苗(如gE缺失株) 

 

图片

 

注意事项:免疫后14天检测gB抗体,合格标准(SN值≥60%);抗体不达标个体需补免并延迟配种

 

B、经产母猪:普免3-4次/年(产前30天加强免疫)  

 

图片

 

阳性场调整:野毒活跃期(gE抗体阳性率>20%),缩短免疫间隔至8周;稳定期(gE抗体阳性率<5%),恢复季度免疫

 

C、仔猪:1日龄滴鼻免疫,8周龄、12周龄肌注免疫  

 

图片

 

关键数据:滴鼻免疫可使鼻腔IgA水平提高3-5倍;21日龄免疫降低野毒潜伏感染率78%

 

D、公猪

 

精液带毒场:每月1次灭活苗免疫(持续6个月)

 

阴性场:每半年1次基因缺失苗免疫

 

采精前30天:禁止使用活疫苗,防止精液排毒

 

2、疫苗类型对比:

 

图片

 

3、疫苗间隔期规则

 

图片

 

二、国内外疫苗厂家对比

 

1、国内疫苗厂家对比

 

图片

 

2、国外疫苗厂家对比

 

图片

 

3、选择建议

 

阳性活跃场:优先选择基因缺失苗(如勃林格PRV-Marker®或哈兽研伪狂静®),配合野毒感染鉴别诊断。

 

净化维持场:推荐灭活苗(中牧伪力净®)或亚单位疫苗(瑞普威净®),避免干扰监测结果。

 

高成本敏感场:国内灭活苗(闽A株/鄂A株)性价比最优,需缩短免疫间隔至4个月。

 

种猪国际引种:建议使用海博莱HIPRASE® PR,满足多数国家检疫要求。

 

三、常见消毒剂类型及灭活效果对比

 

图片

 

03 根除计划

 

一、根除计划步骤(净化四阶段技术路线)

 

图片

 

1、准备期(0-3个月):

 

①精准分群管理:

 

阳性群(gE+):隔离至独立栋舍,采用基因缺失苗(如Bartha-K61)强化免疫(2次/6周)

 

可疑群(gE波动):同步检测鼻腔拭子(qPCR),阈值设定为Ct值≤35

 

阴性群:启用灭活疫苗(如鄂A株)维持免疫,禁止活疫苗使用

 

② 环境消杀升级:

 

臭氧熏蒸(浓度10 ppm,持续4小时)处理产房,杀灭气溶胶病毒

 

粪污处理系统加装60℃高温发酵模块(滞留时间≥72小时)

 

2、核心净化期(4-18个月):

 

① 免疫-淘汰联合策略

 

全群普免基因缺失苗(第4、7、10个月) → 诱导gB抗体(目标效价≥1:256)  

 

同步监测gE抗体(ELISA):第1次免疫后45天:淘汰gE+个体(即使无症状) ;每3个月复检,连续2次gE-方可保留种群  

 

生物安全闭环

 

空气过滤系统:安装H13级HEPA滤网(拦截0.3 μm颗粒效率≥99.97%)

 

引种管控:仅接收gE抗体阴性且隔离观察≥60天的后备猪

 

3、巩固期(19-24个月):

 

① 免疫策略转型:停用基因缺失苗,切换至亚单位疫苗(如瑞普gB/gD苗)每6个月免疫1次;种猪群追加黏膜免疫:滴鼻接种壳聚糖佐剂疫苗(0.5 mL/鼻孔,2次/年)

 

②哨兵猪验证:每500头存栏投放1头未免疫仔猪,持续监测6个月,要求:血清学阴性(SN≤2);鼻腔排毒检测(qPCR)Ct值>38

 

4、维持期(25个月起):

 

监测体系优化:每季度抽检10%种猪(gE/gB抗体双检)

 

年度全群测序:对ORF5基因进行二代测序(覆盖率≥1000×),监控抗原变异

 

应急预案:设立负压隔离舍(-15 Pa梯度压差),应对突发野毒入侵

 

二、预期成效与时间线

 

第12个月:种猪群gE抗体阳性率≤5%,商品猪野毒排毒率≤1%

 

第24个月:全群gE抗体持续阴性,通过无疫认证

 

第36个月:建立持续净化模型,年净化维持成本下降40%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至
养猪产业峰会
广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