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正能农牧
  • 播恩集团
多家猪企布局海外市场!中国养猪业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猪e网 2025-04-04 0

2024年全球生猪出栏累计12.8亿头,中国7.03亿,占全球54.89%。目前国内前20巨头占全国30%市场份额,国内养猪业已经卷成一片红海。这样的背景下,出海无疑成为养殖企业利润增长的另一赛道。

 

特别是,3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走出去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鼓励农业企业出海”,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多家猪企布局海外市场!中国养猪业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前期有新希望、海大、禾丰等饲料企业海外布局,近期也看到牧原在越南胡志明市成立子公司,以输出非瘟防控技术、智能化设备为突破口,进行海外业务的探索。

 

毫无疑问,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畜牧企业走出中国,冲向世界,不仅仅是企业新的增长点,在国际竞争中也将反过来促进我国从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转变。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生猪存栏量占全球54.89%(7.03亿头),较2020年提升超6个百分点(见表1),稳居全球第一生产国。然而,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走出去”正成为行业突破瓶颈、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

 

表1 2020-2024年全球主要生猪养殖国家生猪出栏对比

多家猪企布局海外市场!中国养猪业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表2 2020-2024年全球主要生猪养殖国家出栏占比

多家猪企布局海外市场!中国养猪业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根据近五年数据(表1、表2),中国生猪存栏量占全球比重持续攀升,2024年达54.89%,远超欧盟(18.13%)、美国(10.68%)等传统产区。这一优势得益于国内规模化养殖的快速推进,以及非洲猪瘟后产能恢复的政策红利。然而,对比巴西(0.48亿头)、加拿大(0.29亿头)等新兴产区,中国在成本效率、国际贸易参与度上仍有提升空间。

 

“出海”动因:政策、资源与市场的三重推力

 

政策红利释放:农业农村部明确将“农业国际合作”列为重点,鼓励企业通过海外投资、技术输出等方式拓展产业链。

 

多家猪企布局海外市场!中国养猪业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资源优化需求:国内饲料原料(如大豆、玉米)高度依赖进口,海外布局可降低供应链风险,同时利用南美、东南亚的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优势。

 

市场空间拓展: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猪肉消费增长迅猛,但本土产能不足,为中国企业提供出口与本地化生产机遇。

 

竞争优势:技术、规模与全产业链能力

 

中国养猪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技术迭代:智能化猪场、基因育种、疫病防控等技术全球领先,牧原、温氏等头部企业单头养殖成本已逼近国际水平。

 

特别是相对于东南亚养殖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我们国内的养殖企业不论是疫病防窥还是育种水平都更高,在适应本土化运营后,更有可能享受当地高猪价的收益。

 

资本实力:中国农业企业融资能力强,包括来自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如新希望集团在越南、菲律宾的猪场项目已初具规模。

 

挑战与破局:如何跨越“水土不服”?

 

合规壁垒:各地区的生物安全法规不同,对中国企业提出更高要求,需加强本地化合规团队建设。

 

文化差异:海外用工管理、社区关系维护需长期磨合,可借鉴中粮集团在阿根廷的“技术培训+社区共建”模式。

 

完善的供应链:全球物流波动频繁,需要构建稳定的运输网络。

 

“出海”并非易事,但却是中国养猪业突破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下,中国企业正以技术为矛、资本为盾,开启一场从本土到全球的产业革命。未来,全球猪肉市场的版图上,“中国力量”或将书写新的规则。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至
养猪产业峰会
广告
相关阅读